? ?? ??
王學軍,男,漢族,1986年6月生,中共黨員,現任泰安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管網管理中心業務主管。自投身供水事業以來,這位扎根一線的“管道醫生”以“群眾用水無小事”的赤誠信念,憑借自己恪盡職守、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,始終以為用戶排憂解難為己任,堅守崗位、默默付出,用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,在縱橫交錯的供水管網間,譜寫著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動人篇章。
刻苦鉆研 理論聯系實踐
作為一名黨員,王學軍將政治學習融入日常實踐,在供水管網的“民生答卷”上書寫初心使命。他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,將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的承諾落實到每一次搶修任務中。在業務工作中,他勇于跳出“舒適圈”,樹立終身學習理念,以自主性學習夯實專業根基,系統性學習拓寬知識維度,創新性學習破解疑難問題。他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總結,對典型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形成可復制的解決方案,虛心向資深技術骨干請教工藝難點,積極參與跨部門技術研討,將理論認知與實操經驗有機融合。憑借扎實的業務功底和突出的工作業績,王學軍成為青年員工成長成才的典范,在山東省城鎮供水排水行業“技能興魯”職業技能大賽中帶領團隊斬獲團體三等獎,展現了新時代水務工作者的專業風采。
淬煉匠心 鑄就行業標桿
供水維搶修工作繁忙辛苦,冬天一身霜、夏日一身汗,晴天一臉灰、雨天一身泥,任何時候接到用戶電話,都要立即趕赴現場,但他從不抱怨推脫,甘于急用戶之所急,解用戶之所困。“搶修不是完成任務,而是守護萬家煙火。”這是王學軍常掛在嘴邊的話。2024年,他累計完成900余次維搶修任務,平均每月近10次深夜馳援,幾乎每個周末和節假日都能在搶修現場見到他的身影,用“7×24小時待命”的敬業精神和近乎完美的“零返修”記錄,樹立起供水服務的質量豐碑。他被評為公司“年度服務之星”“先進工作者”,獲得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“優質服務先進工作者”榮譽,2024年被泰山城建集團評為“最美一線先進個人”,這些榮譽凝結著他“精于工、匠于心、踐于行”的職業追求。當萬家燈火中飄出團圓飯的香氣時,他的身影卻在應急搶修車的探照燈下拉長。除夕當天,東湖小區物業來電稱地下車庫主管道漏水,導致高層用戶家中停水,情況緊急,給業主用水帶來很大影響。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,憑借專業的搶修技術和豐富的經驗,立即制定出搶修方案,不到一個半小時就完成搶修,在傍晚用水高峰期前恢復了供水,讓清泉在年夜飯開席前重新流淌進千家萬戶。“真沒想到大過年的還能這么快解決!”用戶看在眼里、暖在心里,后來向特意到公司贈送一面“熱情服務、心系百姓、文明施工、保障供水”的錦旗,表達對他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。
匠心育新 破解民生難題
在優化營商環境的主戰場,王學軍同志始終踐行“待人有溫度、服務見態度、落實強力度、回復加速度”的供水服務理念,攻堅克難,為用戶解決用水問題。五一假期最后一日,三里小學突發不明原因斷水,他放棄休假火速馳援。經過仔細排查,發現管道老化嚴重,必須斷管改造才能徹底解決問題。但管道改造工程浩大,時間緊迫。為保障假期后學校用水,他緊急調度施工隊伍,制定施工方案,帶領施工人員連續奮戰8個小時,為學校敷設了一條100余米的臨時供水管線,及時解決了學校的燃眉之急。待正式管道改造完成,三里小學的供水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,學校對他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。王學軍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供水服務的擔當,用真心為用戶排憂解難。
破冰逆行 守護冬日暖流
當極端寒潮裹挾著零下15℃的低溫侵襲泰城時,王學軍帶領團隊在金山路泰山飯店宿舍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“破冰行動”。面對50余米裸露管道凝結的冰凌,他緊急制定解凍方案,帶領人員分段對該管道進行排查解凍。夜色降臨后,氣溫下降速度很快,有的管道化凍不久又重新被凍住。為了讓用戶盡早恢復供水,他在寒風中持續堅守,利用電熱風槍等各類解凍工具為用戶管道解凍。經過從白天到夜晚10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,最終得以恢復供水,此時,他的耳朵早已凍得通紅,手腳也已凍僵,但時間緊迫,為了防止凍管再次出現,他顧不得歇一口氣,立即為管道增設保溫措施,徹底解決了凍管問題,用戶對此深受感動、連連稱謝。在滴水成冰的戶外,他頂風冒雪、晝夜奮戰,用真心真情和優質服務讓百姓家中的自來水“暢流凜冬”。

? ?? ??
從深夜搶修的應急燈到晨曦微露的施工現場,王學軍的足跡遍布泰城大街小巷。從青蔥歲月到不惑之年,王學軍用自己在一線的堅守,將供水管網的“脈搏”跳動化為城市發展的和聲。正如他在工作筆記扉頁寫下的誓言:“甘做城市血脈的守夜人,愿為萬家清泉的護航者。”在這位新時代供水工匠身上,我們看到了平凡崗位孕育的偉大,更觸摸到了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發展理念的溫暖注腳。他的故事,正在泰城的大街小巷繼續書寫;他的精神,如同永不干涸的清泉,滋養著為民服務的初心永駐。
|